为了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并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莱山区应急局积极探索减低企业检查频率与提高执法效率的协同路径。通过建立分级和分类的监管机制,对各类行业进行差异化的精准管理。
全面摸排调研以确认监管对象。区应急局针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商贸、烟草等六大行业,选择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从生产一线查找风险隐患并与安全管理人员座谈,确保分级标准科学且符合实际。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并明确保障措施。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结合企业规模、产值、人员等因素,初步拟定《莱山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构建"N+1"执法模式。3月27日,莱山区应急局召开工贸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会议,由局分管领导主持,并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生产专家参与。会议根据各街道(园区)上报的企业自评与风险评分数据,核定A类(低风险)、B类(一般风险)、C类(较高风险)、D类(高风险)四类企业的年度监管方案,明确分类检查频次,构建"N次检查+1次兜底"的动态执法模式。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联合督导检查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机制,整合监管资源进行精准入企服务,二是形成"联合检查为主、专项检查为辅"的常态化监管模式,科学设定年度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频次上限,三是扎实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工作,通过差异化措施有效减少检查频次,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