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山先生去世:如何影响当代楹联创作?

发布时间:2025-08-29 23:45:18阅读:0
标题:探索白雉山先生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体诗词泰斗的生命与著作

2025年4月21日,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古体诗词名家白雉山先生,他在武汉因病辞世,享年91岁。作为一位著名楹联家,白雉山先生的逝世令整个文学界为之惋惜。

白雉山先生去世:如何影响当代楹联创作?

白雉山本名杨村,号白雉山人,出生于1934年,来自湖北鄂州市。他具备大学文化程度,并以社科副研究员身份参与多个学术组织,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他曾担任湖北省诗词学会顾问及黄鹤楼文化顾问等职务,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院特聘的诗词研究中心研究员。白雉山先生性情耿直,常因直言且疾恶如仇而遭谤诼,但他不屈不挠,通过社交活动和不断创作,在晚年依旧活跃。

白雉山先生的文学贡献包括一系列重要著作,其中《古今楹联选集》最为知名。该书初版于198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后经过多次增补和修订,于1991年及1998年再版。他还撰写了《名人趣闻录》和《名人趣闻录续集》,这两部作品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白雉山先生其他值得注意的著作还有《汉语新诗韵》、《白雉山诗选》、《名联三百副评注》等。这些作品均由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发行,展现了他在楹联和古体诗词领域的深厚造诣。

白雉山先生的创作灵感不仅源于个人的诗词研究,更体现在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他晚年虽然身体状况欠佳,但依旧投身于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之中,延续着他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作为尊贵的文学遗留下的一部分,白雉山先生的作品继续影响着后人的阅读和研究,成为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