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标题:智能辅助驾驶市场格局:华为、Momenta与车企自研的“三国时代”
智能辅助驾驶创新风潮下的竞争格局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由于频繁的“误判”事件引发众多讨论。当汽车行驶于积水路段,车载系统错误识别行人过马路导致紧急刹车,或在启用NOA时无法检测高架护栏而引发碰撞,这些问题反映出智能技术的不足。

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华为、Momenta以及各个车企的自主研发策略逐渐显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如何在这场技术路线的竞争中胜出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市场动态揭示供应商崛起
华为及Momenta等公司在车展等平台上频繁展示技术实力,高调宣布合作伙伴计划。尽管如此,车企的自研技术和外部采购结合策略仍保持活力。数据显示,Momenta在第三方供应商中以60.1%的市场占有率领先,而华为则凭借其鸿蒙智行联盟在高端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竞争的核心:生态、成本和技术
Momenta因其开放的生态系统被比作“安卓”,而华为则类似“苹果”的封闭模式。车企更倾向于选择灵活性更高的方案参与到开发中去。与此企业也在通过“外采”来降低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这一策略让广汽集团等公司显著降低了总体支出。市场上不同价位的车型对于技术路径的选择也各有侧重,激光雷达常用于高端车型,而纯视觉方案则主打经济型。
技术在真实驾驶环境中的适应性依然是备受挑战的课题。尽管主流车型多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技术组合,但复杂场景下的数据不足仍会导致误判。特斯拉坚信纯视觉方案的优越性,但能否通过算法优化来弥补硬件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观察与预测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也要在商业模式上寻找创新。当前市场已初步分化为华为、Momenta与车企自主研发的“三国时代”,各方都在积极探索最优策略,以期在未来几年内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数据洞察】
截至2024年,国内L2+级别城市智能辅助驾驶的渗透率约为5%—6%,其中高价车型的渗透率超过了20%。同年,中国市场高速NOA前装标配的总交付量接近197.47万辆,同比增长162.31%,显示出这一领域快速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