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至24日,烟台市南山双语学校成功举办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这场盛会汇聚了来自各区市的2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专兼职心理教师,旨在推动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活动期间,上海、荣城等地的专家与参与教师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实现了资源共享与跨区域联动。

优质课评选:用心打造出彩课堂,助力学生成长

在5月19日至23日的优质课评选中,参赛教师展示了31节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呈现出了三个鲜明特点。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体验活动巩固心理基础。教师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解决问题,探索内心世界。
现代科技为课堂增添新意。教师灵活运用AI技术,现场还原心理学知识,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为课堂注入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魅力。
课上从助人自助的角度进行预防与干预。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朋辈互助,帮助学生识别心理隐患并掌握心理自助技巧,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研讨:丰富专业理论,提升实践智慧
5月23日下午至24日上午,来自多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开展“育心赋能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数位专家以三节展示课、说课和点评等形式,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策略和心得。
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的洪小燕老师以《解码同伴压力》为主题,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同伴压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探索应对策略。龙口市明德学校的封晓明老师以《生命中的微光时刻》引导学生寻找生命意义,并在合作过程中感知幸福感。上海市崇明中学的陆婷婷老师则通过职业价值观卡牌游戏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规划方向。
在说课环节,三位教师从活动设计理念到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参会教师理解教学设计背后的思考。
点评中,专家们提出了课堂设计的改进建议,并强调学生沉浸式体验的重要性,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专家讲座:深入“看见”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5月24日上午,姜企华老师主持了题为《看见与被看见》的专题讲座。她分享了“看见”在教育中的核心价值,指出心理教师需具备同理心和专业洞察力,以构建师生互相成长的桥梁。
总结与展望:携手共筑未来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是智慧的交汇,更是对心理教育使命的延续。每位参会者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蜕变,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促进学生心理韧性和资本的塑造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龙口市教学研究室将在未来继续携手全市心理教师,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