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网络面临挑战,高效解决方案亟待探索

发布时间:2025-10-13 09:05:29阅读:0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迅速增长,后市场正在崭露头角。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的维护,与传统燃油车后市场注重发动机及变速箱不同。主机厂、电池企业等正在积极进入这一领域,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网络面临挑战,高效解决方案亟待探索

商务部近期召开了关于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座谈会,意图通过清理限制性措施来释放后市场消费潜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逐步显现、市场需求被激活,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将成为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网络面临挑战,高效解决方案亟待探索

市场参与者纷纷涌入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网络面临挑战,高效解决方案亟待探索

售后服务产业链由零部件和维修设备供应商构成上游,中游为各类维修服务提供商,下游则是车主和用户。造车新势力直接参与售后服务,通过直营模式提供包括电池维修、喷漆、内饰养护等多种服务,以此锁定客户并拓展盈利渠道。

特斯拉等主机厂已设立直营钣喷中心,提供全面的机电及钣喷维修服务。“早期新能源汽车选择空间有限,而今品牌众多,消费者对服务时效性和精细化要求更高。”某汽车产品专家指出,这导致后市场成为主机厂必争之地。

动力电池占整车价值的40%,其价格高且技术门槛高,使得部分电池企业布局售后市场,第三方服务商也在争取维修授权。一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已经展开相关服务。

多重因素推动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00万辆,车辆存量成为后市场需求的基础。随着早期新能源汽车驶出质保期,需求进一步扩张。赛迪顾问报告称,2024年后市场规模预计超1.9万亿元,产业生态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政策支持也促进市场发展,《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的政策旨在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预计2027年后市场规模将达3.9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基数的扩大推动后市场环节特别是维修与保养的需求增长。未来智能化转型、充换电网络化运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将推动市场发展。

集中度提升待解决

尽管市场快速增长,集中度仍较低。主机厂掌握核心技术和数据,外部维修店获取困难。部分服务商正以灵活的方式试图突破主机厂壁垒,而电池厂商成为重要力量。市场质量不一,维修费用和等待时间问题亟待解决。

行业人才短缺也是难题,传统机械类人才需求下降,三电系统和车联网等新技术所需技能增加。建议制定行业标准开放非涉密数据,合作职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

推动后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认证机制,减少流通成本,构建多业态配件流通网络,引导生产企业完善服务网络。

标题:

挖掘电动汽车后市场潜力:从三电系统到政策驱动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