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iPhone自从12系列开始,外观几乎没有发生过显著变化?这段时间已持续5年之久。从iPhone 12到iPhone 16,除了iPhone 14系列将刘海屏改为灵动岛以及每年增加一些新的外壳颜色,这些机型的外观设计几乎如出一辙。

但如果不标注型号,能否轻易分辨出iPhone 12至iPhone 16之间的区别呢?
从创新先锋到设计停滞
在工业设计领域,苹果一直被视作潮流引领者。在过去几年中,其设计风格趋于保守反而成为了例外。
2007年,初代iPhone通过大直板和全触控彻底颠覆了智能手机设计,以乔布斯的话来说,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
2010年,iPhone 4以双面玻璃及金属框架确立了高端质感,2014年,iPhone 6的圆润机身开启了大屏时代,2017年,iPhone X全力迈向全面屏,2020年,iPhone 12的直角边框将风格从圆润转为硬朗。

纵观这些年,iPhone的设计语言经历了多次重大演变。自iPhone X发布后的八年里,苹果似乎进入了设计惯性状态。
从iPhone XR到iPhone 16,尽管处理器升级至A18,摄像头从单镜头演变至四摄,但正面依旧保持刘海或灵动岛设计,后置镜头模组也仅在排列方式和尺寸上做出了微调。
这种“微创新”策略虽然继续维护了品牌识别度,却也导致用户产生审美疲劳。iPhone用户的换机周期一直在延长,而设计同质化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年的新款iPhone都会通过颜色进行区分,这使得不少网友感慨:“科技以换壳为本”,“若不换新颜色,别人如何知道我用的是新iPhone”。
换壳并非易事,去年发布的iPhone 16系列就因“苹果配色难看”登上微博热搜第二,阅读量高达1亿,甚至超过了对iPhone 16其他特点的讨论。网友们吐槽iPhone 16的新配色为“秋裤”色,并称其为“苹果历史最差设计之一”。

可能是因为意识到了用户对iPhone外观的审美疲劳,或者是苹果有意改变,总之现有爆料表明,未来几年iPhone的外观设计将会迎来重大变化。
屏下摄像头、真全面屏即将推出
近日,据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根据供应链信息,未来三年iPhone的外观ID将发生显著变化:
2025年(iPhone 17系列):后部大变,采用横向矩阵镜头设计,
2026年(iPhone 18系列):前部改进,搭载屏下FaceID,采用单挖孔屏幕,
2027年(iPhone 19系列):全面改进,升级为真全面屏形态,具备屏下FaceID+屏下前摄。

具体而言,今年下半年即将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将在后置摄像模组、产品线、机身材质等方面进行较大变动。例如iPhone 17Pro系列将采用横向矩阵模组,三摄呈对称三角排列,闪光灯与LiDAR移至右侧竖列。该设计被网友比喻为“小米11Ultra与谷歌Pixel的组合体”。

据悉,iPhone 17Pro系列正在测试玻璃+金属拼接背板,以增强裸机手感且改善信号衰减问题。
iPhone 17系列还将新增iPhone 17Air,这款新机型以轻薄设计为主,机身厚度仅5.5mm,重量146g,可能会取代销售不佳的Plus机型。iPhone 17Air将采用7000系铝合金框架与硅碳电池技术,以提升机身强度和续航能力。
根据供应链消息,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将实现两项主要突破,屏下FaceID和机身轻量化。
屏下FaceID将通过微棱镜阵列提高红外光穿透率,从而彻底移除灵动岛区域。但前置摄像头仍将保留,这意味着iPhone 18系列将成为单挖孔屏。

在轻量化方面,iPhone 18系列将采用航空级钛铝复合框架,在保障强度的同时减轻15%的重量。对于目前重量普遍超过250g的Pro系列而言,这次终于有机会将重量降至半斤以内。
最重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来自于iPhone 19系列。2027年是iPhone推出20周年纪念,上一次10周年时,苹果发布了iPhone X,正式开启了全面屏时代。但刘海屏和灵动岛的存在证明“全面屏”仍然只是一个带引号的名词。
终于,在2027年,迎来20周年的iPhone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根据爆料,苹果通过自由曲面光学镜头和硅基OLED技术,将前置摄像头和FaceID组件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实现无开孔的完整显示区域。屏幕峰值亮度预计超过3000尼特,同时解决屏下摄像头在低光条件下的画质衰减问题。

为了准备iPhone20周年的“惊喜”,苹果在屏下技术领域已连续投入近十年,累计申请专利超200项。近年来的关键突破包括:通过微透镜阵列将红外光散射率降低至3%以下,开发出动态子像素补偿算法,使屏下区域的显示均匀性误差小于2%等等。
iPhone 19系列的机身一体化设计可能也将迎来突破。边框宽度将缩减至1.2mm,让真全面屏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加震撼。
iPhone 19ProMax可能采用玻璃-金属Unibody设计,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实现中框与背板无缝衔接,并支持IP78级防水。
苹果未来三年对iPhone外观改革是多方因素促成的结果。在技术层面,苹果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并突破了屏下FaceID、屏下前摄等关键技术,为外观革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在市场层面,苹果通过创新设计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与个性化的需求,以增强产品吸引力及市场竞争力。
华为、三星、小米等竞争对手也不会止步不前,或许他们会提前推出更轻巧的设计,乃至真正的全面屏,抢先吸引用户目光。正如iPhone X发布之前,小米MIX首先开启了全面屏时代。
但对于iPhone用户来说,好消息是终于有机会摆脱“万年不变”的外观。如果今年的iPhone 17在外观上发生巨大变化,您会考虑购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