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商业竞争中,经营成效与财务规划是决定一家企业是否运作良好的关键因素。
宝马集团于3月14日公布其2024财年的财报,着重展示其研发支出的创新纪录——达到91亿欧元(约合7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占集团营收的6.4%。宝马长年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智能座舱、大圆柱电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全面创新。
这一切都围绕着宝马的“新世代”战略,这是该公司的百年历史中最重大的战略布局。首款新世代车型将在今年年底的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发,明年更适合中国用户习惯的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1. 业绩分析
尽管2024年全球多个汽车制造商,包括一些专注于纯电车型的企业,都面临销量减少,但宝马的纯电动汽车却显示出成长趋势,同比增长超13%。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指出:“即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我们仍保持战略方向与稳定运营,重点关注确保稳健业绩以及未来规划。”
2. 战略方向
宝马坚持为市场认可的技术开放路线,许多同行纷纷效仿其战略。宝马的策略基于市场需求,旨在最大化全球各地市场的潜力,不论是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还是计划于2028年推出的氢燃料电池车,均使用统一设计原则和创新理念,并应用先进技术。凭借这些策略,宝马已在技术多样性上占据优势,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奖项的肯定。
至2025年,宝马的电动化战略将迎来两个重要里程碑: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将突破300万辆,全球纯电动车累计交付量将超过150万辆,进一步体现其对未来出行的投资与布局。
3. 突破性创新与架构
宝马的强势开局,体现在三项创新技术和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这些配置在新世代车型上,将宝马的驾驶体验带入新的阶段。
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将在未来所有车型中应用,支持各种驱动模式和细分市场,以智能、高效为特点,集成算力相较现款提升逾20倍。四台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大脑”,负责整合车载娱乐、自动驾驶、动态控制、舒适体验等核心功能。
三大创新技术——BMW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是宝马在智能操控、交互及电动化领域的创新成果。
驾控超级大脑能够掌控18,000牛·米扭矩性能,信息计算速度提高10倍,实现车辆精准反应。
新世代座舱——BMW全景iDrive及新操作系统,形成创新的人机交互体验。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智能方向盘、向心中控,构建直观、易用、符合人体工学的交互体验。
新智能架构及创新技术已用于新世代,首批测试车于沈阳下线,开始严格验证。2026年在中国投产。
4. 产品策略
自今年起至2027年,宝马将进行空前的产品攻势,推出40余款新车型,涵盖多种驱动模式及细分市场。
5. 巨额投资
不仅2024年财报显示如此巨额研发支出,宝马在过去几年持续大量投资于研发,并逐年增加。
宝马的重大投资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及新世代车型相关生产设施和体系建设。在捷克索科洛夫投入3亿欧元建设“未来出行开发中心”,该中心专注于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测试。在AI方面,宝马推行360度全维度人工智能应用,全价值链各环节运用数百个AI应用场景,开启高效率与客户至上的新标准。自2019年起,在动力电池领域,宝马建立电芯技术、制造、回收三大能力中心,引领电池技术革新。
新世代不仅是一款车,它代表设计、技术、理念的重大突破,将创新技术应用于未来所有车型。
6. 中国市场的前瞻性布局
宝马已为迎接新世代在中国做好准备,其长期体系能力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启创新共赢时代。
宝马在中国强调核心技术原创性研发,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建立全栈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体系,并成立Skylab研究中心优化用户体验。宝马在上海设立亚太科技中心,专注前沿科技,推动创新趋势融入全球体系。
在动力电池领域,自2012年起成为宁德时代客户,共同推进大圆柱电池应用于新世代车型。
在智能化和人机交互领域,宝马与中国创新力量开展生成式AI和智能语音合作。
2025年,宝马将继续以强大的产品阵容与科技赋能驾驶乐趣,与中国创新力量携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标题建议:宝马新世代战略布局揭秘——面向未来的创新驱动与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