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迅猛增长,亚洲和南美洲成新兴市场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指出,亚洲和南美洲等新兴市场正成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核心区域,预计2024年电动汽车总销量将同比增长超过60%。具体来看,拉丁美洲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412493辆,其中纯电动车增长139.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长156.1%。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品牌在该地区销售的新车占比达到51%,且电动公交车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中拉合作多元化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

当前,中拉合作正在向贸易和投资结构多元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可靠性和技术创新,在拉美市场站稳脚跟。这不仅是中拉经贸合作深化的体现,也助力了拉美的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品牌获得认可,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家奇瑞展厅内,顾客络绎不绝,显示出中国品牌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佩雷斯表示,选择奇瑞主要因为其性价比高以及环保性能优异,不仅质量可靠,还提供便利的充电桩安装服务。在巴西,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上半年占进口总量的91.4%,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
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认可度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江淮和吉利在墨西哥的销量为129329辆,同比增长63%,市场占有率达19.5%。哥斯达黎加每1万人拥有34.3辆电动汽车,在“10款最畅销电动车车型”中有6款是中国品牌。
政策支持及环保意识助推市场普及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指出,拉美地区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充电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预计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在拉美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至20%。专家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提供多样车型、完善售后服务等方式,逐渐在拉美市场树立口碑。
公交系统电动化转型加速
越来越多的拉美民众开始搭乘中国品牌的电动巴士出行。目前拉美国家运行的电动巴士超过6000辆,这其中包括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多个中国品牌。圣保罗州开通的“绿线”纯电动巴士专线由比亚迪生产,在智利和哥伦比亚的主要城市,中国品牌电动交通工具的普及也在快速推进。乌拉圭则从比亚迪引入了100台定制的纯电动大巴,进一步推动公交系统的电动化进程。
本地化战略促进深入合作
中国汽车制造商高度重视与拉美国家的本地化生产合作,推动当地产业技术创新。例如长城汽车计划在巴西建设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并通过合作培养当地技术人才。上汽集团名爵汽车宣布将在墨西哥建立工厂,致力于推动拉美市场枢纽建设。与此比亚迪计划在墨西哥建立新的制造工厂。
秘鲁也已成为中拉合作的重要节点。中国在秘鲁设立了首家鲁班工坊,旨在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人才。秘鲁驻华大使表示,希望与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锂电池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总结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拉美市场的崛起再一次验证了中拉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这种合作不仅带来了绿色出行工具,也推动了拉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就业扩大,实现了互利共赢。未来随着更多本地化生产和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中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