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一些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标准如今显得苛刻。张博,一汽-大众质量保证总监,用“质量至上”的理念带领企业赢得了3000万客户的信任。
作为中德合作的成功典范,一汽-大众即将迎来其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强大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
在最近举办的“3000万信赖 出众向新 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活动中,行业媒体和客户深入探访了一汽-大众的质量保证部门,探索其辉煌背后的品质保障。
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护航
张博解释道,“研发、供应商质量、批量生产以至售后服务,我们的责任覆盖商品的全部生命周期。”一汽-大众34年来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
在研发早期,质保团队进行设计评审,提前规避风险,对供应商严格准入考核,确保零件符合高标准,批量生产期间实时监控关键工艺,不合格品不流出,售后则通过客户反馈不断优化,形成闭环。
张博强调,质保部融合智慧管理与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舒适、环保的产品体验。
对于一汽-大众,安全是不容妥协的底线。焊接参数100%实时采集,确保车身结构的一致性。电池检测区每块电池需通过436项测试,达成0起火事故纪录。
质保部采用“全维度认可+显微镜式管理”模式,并引入工业CT技术,对零部件进行500纳米级检测,确保无瑕疵。
还进行极端环境测试,模拟最严酷条件,确保车辆耐久可靠。动态路试累计超1000万公里验证车辆使用中的稳定性。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迈腾B9因黑屏问题推迟上市,反映了严谨的质量标准。
全方位安全体系与数智化品质提升
高品质不仅是坚固耐用,更应提供温馨驾乘体验。质保部对舒适性检测项目多达80余项,从细微处提升用户体验。
模拟不同路面进行异响测试,结合极端气候测试,确保任何情况下车辆表现平稳。
气味实验室“金鼻子”团队监测车内物质,将有害散发物控制在限值以下,保护“呼吸健康”。
数智化时代,一汽-大众借助先进设备实现超精密匹配管控,保证车身色彩一致。奥迪特评审团队全面审查每个细节。
智能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实时监控消除不合格品。大数据平台通过AI预测风险,实现主动预防。
凭借严苛的质量管控,一汽-大众获得多项权威奖项,彰显其在用户满意度和质量管理上的卓越。
3000万辆的成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质保部以其科学管理和创新精神,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未来一汽-大众质保部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品质续写中国汽车工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