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内卷恶性竞争背后的秘密:国家发改委如何出手整治?

发布时间:2025-09-29 08:15:20阅读:0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行业中“内卷化”竞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整顿。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种竞争模式干扰了市场秩序和健康发展,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治理。

汽车行业内卷恶性竞争背后的秘密:国家发改委如何出手整治?

李超强调,一些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通过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销售方式进行竞争,有些甚至采用制假售假的手段。这已超越了市场竞争的底线,扭曲了正常市场机制,必需加以整治。

2025年初,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轮价格战,但消费者对此反应并不积极。许多消费者因价格持续波动而持观望态度,如周奇正考虑是否在年中的促销期间再做决定。

车企参与价格战虽能在短期内获取市场份额,但长远看损伤了品牌及利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建议,应避免恶性竞争,以免扭曲产业价值观及法治环境。

一汽-大众总经理吴迎凯认为,亏本销售不可持续,并表示这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价格战终将损害用户利益。

供应链压力下的“内卷”困境

行业专家张永伟指出,“内卷”的核心问题在于创新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行业需要快速摆脱这种竞争模式,以促进技术创新。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涉及降价的车型数量显著增加,市场竞争激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价格战的态度各异,部分车企认为这是行业整合的自然过程,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是懒惰的竞争手段。

“一口价”与“价格战”之争

业内推出“一口价”政策,希望通过渠道控制权重构来提升用户购车体验,而消费者也表示此举减少了比价焦虑,加快了决策过程。

整顿和创新推动行业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将加强监管,引导行业向创新和质量提升方向发展,抵制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规模增长到效益提升,行业需调整战略,追求可持续发展。

相信通过综合治理措施,2025年将是汽车行业走入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若能专注于创新与服务,将有望突破现有困境。(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如何摆脱汽车行业的“内卷化”困境:创新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