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济南市开展了一次关于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活动。为进一步深化与驻济高校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联盟的优势,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5月16日举办了调研活动,旨在推动地方非遗保护的高质量发展。
参与此次调研的有山东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赵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魏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王丽丽和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白月等。调研的重点包括对侯氏社火脸谱和章丘黑陶烧制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张琳等相关负责人陪同。

调研组一行深入考察了天桥区宝华街街道万盛社区的侯氏社火脸谱传习基地、侯氏社火脸谱传承人工作室,以及章丘区的城子崖黑陶艺术馆和闵伟黑陶博物馆。在这些地点,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社火脸谱在社区的传承机制,并探讨其背后的民俗意义及绘制技艺的文化内涵。在黑陶艺术馆,非遗传承人展示了黑陶的拉坯、烧制和雕刻工艺,并通过亲身讲解,将龙山文化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创新实践相结合,使调研人员对项目的传承现状有了全面认知。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调研组深入分析了项目传承发展的难题,尤其是在创新创意方面所遇到的瓶颈。针对非遗传承人的困惑进行讨论。“山东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支持非遗项目从工艺传承向文化传播与产品转化延伸。”赵月在会上表示。通过与传承人的积极互动,初步达成了将非遗项目引入学院教学的协议,通过课程设计实现活态传承的新模式。
此次调研活动标志着济南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校地协同、优势互补”的新阶段。“下一步,济南市文化馆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建立非遗传承人与高校专业人才的交流平台,探索‘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产品创新’的新模式,以实现非遗的当代传承。”张琳介绍道。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文旅济南”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