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政策、技术和企业战略调整的多重作用下,展现出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特点。
从销售数据来看,主流车企实现同比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在行业发展趋势方面,价格战后,转向技术竞争成为行业主线,智能化与全球化是核心关键词。

这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产业变革,正在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自主品牌的崛起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主要车企共同努力,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动力,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具体数据方面,不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品牌,均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以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上半年销量占比超68%,其中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是共同特征。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达到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其中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累计销量达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41.72万辆的海外销量。
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其中自主品牌贡献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64.6万辆,同比增长40.2%。
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最为抢眼: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总销量72.5万辆,同比激增126%。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达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显著: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
奇瑞集团展示了强劲实力:上半年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14.5%,新能源业务同样表现突出,上半年销售新能源汽车35.9万辆,同比增长98.6%。
新势力品牌呈现出头部与尾部竞逐的态势,虽然部分品牌距离全年目标还有差距,但其技术差异化与精准市场定位仍然让它们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产业生态的加速重构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不仅在销量上升,政策、技术以及全球化等方面也在经历深刻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大整治“内卷式”竞争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实施必要监管措施,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市场竞争转向技术比拼,各车企纷纷加大电池续航、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等关键领域投入,行业进入了降本增效阶段。
技术层面,新能源与智能化升级并行发展,纯电领域聚焦续航与充电效率,插混市场以比亚迪和奇瑞集团为典型代表,凭借油电优势扩大市场覆盖。智能化方面,AI深度融入汽车制造,提升车机系统的流畅度与交互体验。
全球化布局取得关键进展,海外市场成为增长极点,中国车企从单一出口转向海外建厂和供应链本地化模式。
企业战略上,整合资源与营销转型同步推进,蔚来集团整合子品牌研发资源,吉利推动极氪私有化,上汽集团重组零部件业务,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降低成本。
专家认为,下半年随着新车型上市及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市场竞争会更趋激烈,更具活力。中国汽车产业正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
重构后的标题:2025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引擎:自主品牌与新能源的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