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极星汽车半年仅售出69辆车,这是自4月合资公司极星科技停止运营以来,再次引发关注的节点。7月底,极星中国进行了重要的人事调整,胡世闻接替吴慧静成为极星汽车销售公司法人和总经理。
尽管有关于极星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但并未得到证实。李书福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注资2亿美元,表明极星在吉利国际化布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极星与魅族在分阶段遣散员工、退回投资后,以体面的方式完成了合作的结束。从沃尔沃汽车起步,总部设在哥德堡,极星一直是吉利海外布局的重要一环。上半年,极星全球销量达到3.03万辆,占吉利控股海外销量的近两成。

尽管极星在欧洲市场表现优异,却难以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品牌以豪华纯电形象在欧洲取得成功,在中国却始终销售乏力,CEO更换频繁,合资公司成立后不久即面临调整。

极星坚持“不卷”的原则,2020年10月推出的极星2车型售价29.8万至33.8万元,而2024款车型价格保持不变。这种坚持原汁原味瑞典车的策略在中国市场未能引发共鸣,一些小细节,如展台上的砖都从瑞典进口,未能吸引到中国消费者。
极星的国际战略规划今年年底,重庆生产基地制造的极星5车型将登陆欧洲市场,该车已做好不在国内推售的准备。与此极星现有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并在28个国家建立直营渠道和服务体系,显示出其国际化的野心与决心。
李书福与范安德的战略布局极星中国经过主动收缩规模,职能转型为全球市场链接中心,董事会主席范安德的加入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关键支持。范安德曾在2005年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通过推动奥林匹克战略和技术引进,帮助大众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高速增长。
离开中国后,范安德继续在斯柯达和吉利等公司担任要职,其丰富的中欧市场经验成为李书福依赖的中坚力量。极星在其领导下,正逐步实现全球市场的扭亏为盈。
极星的全球扩展与未来展望目前极星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生产和销售布局,中国市场依旧是发展的核心部分。李书福以66%的股份控制着极星,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入推进着极星的全球化进程。尽管道路艰辛,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的拓展仍充满希望,这也是吉利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步骤。
在中国车企走向国际的道路上,结合早期大众在中国的启示,吉利的高投入和耐心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启示对当前的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具有指导意义,期待极星在国际市场上绽放更多光彩。